山西景鸿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

手机:13552178083

           15235881529

           13994805360

联系人:武老师

邮箱:610108764@qq.com

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

        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。牛是杏花村的象征,是杏花村人的象征。中国汾酒,中国牛。气壮如牛,牛气冲天!

   微信图片_202102231606386.jpg     微信图片_202102231606383.jpg

         杜牧(803——852),字牧之,号樊川居士,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。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、散文家,是宰相杜佑之孙,杜从郁之子。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,授弘文馆校书郎。后任刺史等职。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,故后世称"杜樊川",著有《樊川文集》。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,在晚唐成就颇高。杜牧人称"小杜",与李商隐并称"小李杜"。

        杜牧的诗可分为两大类:一是豪迈的,一是香艳的,前者咏史抒怀为主,其诗英发俊爽,或为遣愁,或为吊古,立意奇特;后者大半是用一种清新的笔调来轻描淡写的。当时元镇、白居易、李商隐、温庭 筠等都与他上下同时代,他既不愿效风行一时的元白的元和体,又不愿效温李的晦涩;于是自成一体,立意必在奇辟。杜牧诗中俊爽的风格,能在峭健之中而又有风华流美之致,在晚唐是杰出的,在整个唐代诗坛中是独创的。这是杜牧忧国忧民的怀抱与伤春伤别的柔情交织在一起,以艺术天才表现出来的特征。他从日常的景色中发现独特的美,诗歌之所以形象鲜明,富有感染力,这与他采用比喻、拟人、寓情于景、以景表情、对比等手法有更密切的关系。诗词名句“商女不知亡国恨,隔江犹唱后庭花”“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”“东风不与周郎便,铜雀春深锁二乔”等深含讽喻,而“十年一觉扬州梦,赢得青楼薄幸名”则是他出入青楼,嫖娼押妓的自嘲。《清明》是杜牧清明春雨中所见,色彩清淡,心境凄冷,历来广为传诵。


清明

[唐] 杜牧

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

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。

译诗

       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,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。

        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,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小村。

        清明佳节,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、祭祖扫墓的习俗。可是诗中的“行人”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,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,春衫尽湿,增添了“行人”莫名的烦乱和惆怅。然而“行人”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,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,一来歇歇脚,避避雨,二来小饮三杯,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,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。牧童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杏花林。妙就妙在:“牧童遥指杏花村”。牧童以“行动”为答复,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,使我们如同看到,隐约红杏梢头,分明挑出一个酒帘来了。

        这首诗一个典故也不用,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,写得自如之极,为读者开拓了一处远比诗篇文字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。

微信图片_202102231606384.jpg



文章分类: 雕塑案例
分享到:
联系我们
 
 

联系人:武老师
手机:13552178083
      13994805360
     15210806070

会员登录
登录
其他账号登录:
留言
回到顶部